苍南县是浙江省温州市的滨海县城,是兼具山海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城市。以往,这里的人们大力发展紫菜产业。然而,当初的紫菜采用毛竹插杆式养殖,不仅需要大量砍伐森林,用过的毛竹还容易造成污染。
r在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,如今的温州苍南县,走出了从“毛竹污染”到“碧海归来”的生态蝶变,让蓝色经济释放出绿色动能。
rrr r rrr昔日“毛竹污染”
r今朝碧波重现
rr rrrrr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沿海最南端,海域面积约2740平方公里,海岸线曲折绵长。这里的渔民靠海吃海,紫菜养殖产业一度是当地的支柱产业,全县紫菜养殖面积5.8万亩,主产区赤溪镇养殖面积就高达3.5万亩。
r在这个依海而生的小镇,紫菜是沿岸渔民的“钱袋子”,曾经却一度成为海洋的“负担”。因为这里的紫菜采用毛竹插杆式养殖,就是将毛竹深插在海区,然后再将带有紫菜苗的网帘通过浮筒吊挂在毛竹上,网帘可随潮水的涨落控制而升降。
r毛竹使用周期只有一年,每年至少需要砍伐30万根,这不仅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,大量废弃的毛竹给海水和滩涂也带来一定影响。
r紫菜养殖户 兰家派:之前毛竹插杆,每年都是需要更换,是一次性的。收割好紫菜,毛竹就没用了。大部分的渔民就把它砍掉,它就漂流在海面上。另外一段就在泥土里面,泥土里面那一段更严重,会腐臭,对整体环境是一种污染,对紫菜的生长也会造成品质下降。
r除此之外,每年紫菜插杆前后,道路两旁都是随意堆放的毛竹,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。面对这一现状,当地政府认识到,必须转变紫菜养殖方式,才能保护环境,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r从2021年开始,当地在赤溪镇进行小范围试点,推广使用新型玻璃钢替代传统毛竹插杆,不过,不少养殖户却心存疑虑。
r紫菜养殖户 兰家派:我们养了几十年,从我爷爷年代到我爸爸到我们这个年代,都是用毛竹养。一下子更新换代,玻璃钢插杆,没见过,有点犹豫担心。能不能抗台?能不能对产量提高?
r为了打消养殖户的疑虑,当地统一规划建设玻璃钢插杆养殖区,将毛竹清除后,由村集体出资来进行玻璃钢插杆建设,租给养殖户使用。玻璃钢插杆较毛竹重量轻,劳动强度降低,同时还具备抗风、抗腐性强等特点,使用期限可达8~10年。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,还能有效降低台风影响。这让养殖户们看到了实际的好处。
r紫菜养殖户 兰家派:抗台能力好,原来一排1500斤,现在差不多1800斤到2000斤。所以这个玻璃钢插杆对品质跟产量,是最大的改变。品质提高了,江苏福建采购商每到头水开始的时候都会来抢购。
r截至2024年底,苍南全县玻璃钢插杆养殖达到2.1万亩。不仅养殖方式发生改变,当地还从育苗到养殖到加工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,将育苗池和加工厂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工厂,杜绝原本加工作坊的废水直排入海,使得海水水质持续改善。
rrr r rrr一条路激活一片海
r生态红利惠渔村
rr rrrr从毛竹污染到碧海重生,苍南县打赢了生态治理的硬仗。健康的海洋生态也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。如今,苍南县依托自然人文资源,打造了一批多业态、多体验、特色化的品质消费新场景,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实现了从渔村到度假胜地的蜕变。
rr游客 徐露青:一路上可以打卡很多景点。风景很好,海水也很蓝,小朋友也很喜欢。
r游客 冯心蕾:比市区空气好很多,民宿也搞起来了,环境也变好了。来这里拍拍照,品尝甜点咖啡,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r游客 王舒望:这边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好,特别是168黄金海岸线,之前还有烧垃圾,一些漂浮的废渣,现在海就很干净,都是游客在玩。
r游客口中所说的168黄金海岸线就是这两年刚打造的环海公路,游客在这条线路上自驾,可将青山、海岛、古镇等自然人文景观尽收眼底。苍南的历史文脉,也绵延在这条168公里长的海岸带上。而曾经,这里甚至没有一条连接各个村镇、通达县城的完整公路。沿线的景区就像散落的明珠,只有零星的光亮。
r苍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林伟:我们在2023年5月份之前,沿线的28个村,没有一条公路能够把出行,把自然景观串联起来的,最远的乡村到县城要两个半小时左右。
r2023年,苍南县开始进行道路整修,通过拆除违章建筑、清理垃圾等一系列举措,全面整治后的168黄金海岸实现全线贯通,串联起沿途海岛、沙滩、渔港、古村、海防遗址等58个网红打卡地和9个交通观景驿站。
r苍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林伟:整个168黄金海岸的IP打造出来了以后,带来的游客数量是巨大的。168黄金海岸这个文旅IP项目,其实就是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。实现了我们168沿线的28个乡村的乡村振兴,跟群众的共同富裕。
r现在,从赶海拾趣的亲子体验,到帆船帆板的海上竞技,再到渔家乐里的地道海鲜,海洋文旅的多元业态,正让“生态颜值”转化为“经济价值”,海洋经济的红利实实在在流进了渔村的每一户人家。
r民宿主理人 林贤利:村里小学闲置了以后,我们将它进行开发改造成民宿。正常周末的情况下,将近有800~1000人来到这里。非周末的话,300~500人。暑假期间,目前是一个满房的状态。
r园屿村党支部书记 阮允用: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,很多民宿的主理人、民宿管家,还有乡村主播,都是我们村里的一批二十几岁年轻人,他们回来创造了一些新业态,业态多了,赚钱的门路也就多了。
r从“卖紫菜”到“卖风景”,从“向海要利”到“与海共生”。生态的“蓝”回来了,共富的“金”也铺满了这168公里。2024年苍南文旅总收入近100亿元,168公里的海岸线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富民增收,也生动诠释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r(央视新闻客户端)
杭州股票配资门户,配资炒股软件,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